使用这种学习方法,可以有效避免“学困”

有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数理化作为我们每个人认识世界的工具,在日常生活中的“数理化”元素无处不在。毫不夸张地说,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和科技创新,就是建立在“数理化”基础上的。一个人学好了“数理化”,也一技在手,吃喝不愁。

教育改革,“数理化”的地位越来越高

关注教育的家长应该感觉到,近几年教育改革,数理化的地位是越来越高了:小学一年级就有了科学课程;高校的录取人数中,录取的“数理化”考生占多数,在新高考地区选考偏重理科要比文科更有选择优势,并且热门的、有发展前景的专业,偏重理科的更多。从某种角度上,“数理化”好的孩子,无论是在学业还是将来的事业竞争中都更具有优势。在孩子的青少年时期,让孩子在好奇心最旺盛、学习能力最强的年纪里与科学相遇,就是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理科是“学困”高发区,家长、学生都头疼

同时,孩子的理科成绩也是家长久悬不下的“心病”,很多家长在辅导作业时都被孩子折磨得怀疑人生。近日,江苏昆山市就有一名小学生家长,在辅导女儿写数学作业时,被女儿气魔怔了,800-700=多少这么简单的一道数学题,被她硬生生计算成了900。毕竟是亲生的,舍不得责骂,这名“老父亲”只好把气都撒在了自己身上,跑出来躺在马路中间,希望交警能够将自己拘留起来“缓解情绪”。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他们仿佛对理科天生“学困”,哪怕在小学阶段被家长“强扭”了过来,随着学习难度加大,到了初中理科成绩也会一落千丈,即使初中躲过了,高中也会沉沦,遗憾错过了更好的大学和专业,也失去了很多发展机会。

渗透式学习——学好“数理化”的利器

2004年,著名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在给清华大学物理系一年级本科生上普通物理课程时,曾多次鼓励学生使用渗透性的学习方式。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自己查文献资料,或者和人讨论,反复经历从懵懵懂懂、似懂非懂到初步理解,而知识从点到线再到面,从触类旁通到融会贯通,最终豁然开朗,甚至全面掌握一门并没有在课堂上学过的学科知识。

这种学习方式很多学霸、学神、大牛都在用,最近自制机械臂为葡萄缝针爆红网络的华为“天才少年”彭志辉(网名“稚晖君”),在做这个机械臂时很多知识都是空白的,但他使用了渗透性的学习方式,自己找资料补充相关知识,在短短4个多月的时间里成为相关领域的“高手”,连很多专业人士都自叹不如。

在终身学习时代,渗透式学习非常有用,在学校接受系统化教育的基础上,掌握渗透式的学习方式,可以让你能够涉足任何你愿意涉足的领域,得到意想不到的发现,获得令人惊艳不已的成就。同样,渗透式学习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孩子也大有裨益,它能够让孩子在渗透式的学习中体验到研究的乐趣,爱上学习,后劲十足。

如何让孩子渗透式学习?

1、通才式的培养。鼓励孩子大量阅读,各个领域的都要有所涉猎,这样可以让孩子在阅读中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拥有广泛的学习、多样化的经验和跨学科的思考,等于孩子打通了“奇经八脉”,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可以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2、多了解同一门课程、同一知识点的不同学法。不同老师、专家之间对同一门课程、同一知识点有不同的见解、研究视角和手段,多了解几种学法有助于开阔思维。如今互联网高度发达,可以通过网络让孩子学习全国甚至全世界最优秀老师的讲课。

在展开渗透式学习时,不应该给孩子设定成绩要求,哪怕跟学业没有直接关系,也不妨让孩子读一读,即使暂时读不懂都没有关系,因为它能够帮助孩子打通思维,思维活络了,孩子的学习才后劲十足。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将渗透式学习与学校的系统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跟素质教育的目标可以说是不谋而合。后“双减”时代,孩子的学习时间和作业量减少,建议家长将渗透的学习方式运用到对孩子的教育中,不仅对孩子当前的学习大有裨益,还赋予孩子终身成长的能力。

原创文章,作者:buffalo106,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uffalotone.com/?p=1424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